“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这是清代名医王士雄对粥的赞誉。
而在《红楼梦》里尽管奢华宴会不断,作者却深知食粥有益于健康,在书中的好多章节里多次提及多种粥品,细想下子各有养生之妙。
在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里,我们看到:凤姐抄检大观园,折腾了半夜,回来哪晓得倒下来了(生病)。第二天贾母的晚饭,吃的是红稻米粥。一端起碗盏,想到了凤姐,便令下人将这粥给凤姐送去。
红稻米,米粒又细又长,色若紫血,性糯,适宜煮粥。这种米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上佳,补血益气。王熙凤的病只是血亏而已,贾母让凤姐喝这红米粥是有道理的。
这红稻米还有一个非常秀气的名字,雅称“胭脂米”。透过那薄如蝉翼的稻壳,一颗颗米粒,像桃花的蓓蕾,带着胭脂的色泽,隐隐约约,影影绰绰,美艳无比。《红楼梦》中就提到的这种胭脂米,只是数目极少,仅有两担(见53回)。你别小看了这两担(200斤)胭脂米,把红楼世界里的女子,滋养得活色生香,个个美若天仙,冰雪聪颖,一举一动,显现出大家闺秀的气派,她们是《红楼梦》中最美的一幅水墨画卷。《红楼梦》如果缺少了这些如花似玉的女人,怎么紧干也要打点儿折扣。现在一想到贾母喝胭脂米粥的情景来,脑子里逡巡的也是勾魂的那胭脂米香。红楼梦中的胭脂米说不定还是我们扬州的呢?因为曹雪芹的祖上曾先后多次担任两淮盐运御使,而他的亲戚李煦也曾奉旨在扬州、苏州栽种御旨胭脂米。可见,曹家弄点儿这种米,岂不是近水楼台。
据《清宫扬州御档》记载,康熙五十六年,扬州一带发生水灾,一时米价飞扬,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的苗头日益孳生。康熙接到密报后忧心忡忡,便令扬州、苏州两地同时种植御赐双季稻胭脂米。扬州盐商高万顺等十二人试种25亩胭脂米,喜获丰收。康熙很快御览了两淮巡盐御史李煦的奏折:
“试种户亩产首季最高……全年亩产五石二斗,七百八十斤……扬州盐商与苏州乡绅所种之御苑胭脂糯对比,尽管苏州气温较高,但扬州比苏州所种之田产量略高。”
今天,我们就来喝一碗这"胭脂米粥"。
熬煮的过程:
一.准备好原料:胭脂米,花生米,银杏。
二.两种米洗净后用凉水浸泡3--4小时,银杏剥去外壳。

三. 砂钵里放入凉水,三种食材一同下钵,大火发,煮开。
四.小火煮1小时左右,直至汤稠浓厚。
五.一碗香气扑鼻的红楼小吃上桌啦!

发表于2021-06-23 16: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