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专题

专题首页 排行 菜单 清单
  • 【美天面对面】
    曹继桐

    关于曹继桐老师:

    曹继桐,男,1963年出生于北京
    高级西点技师、中国焙烤名师、国家级考评员、国际烹饪大师、国际评委
    现任吉诺高食品技术推广中心总经理,阳光海伦烘焙中心校长,中国焙烤知名专家,扬州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曹继桐——步履不停的造甜人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家三层的烘焙馆在安静默默地恪守一方——这就是曹继桐烘焙艺术馆。这是曹老师的一方心血寸土,浇灌着一批又一批迎来送往的未来烘焙之星,这里还守护着梦想开花结果的甜蜜。初到场馆,小编便被如梦如幻的作品打动了,糖艺与翻糖的奇妙结合好似看见了西方的童话,东方的神话,甚至还有来自现实里的动人爱情故事;巧克力区里更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千奇百怪造型以一种美妙的姿态陈列着;还有那些讨姑娘们喜欢的马卡龙、甜糯唇齿的蛋糕甜点……

    在各种媒体评论中,曹继桐老师是具有传奇经历的“中国糖艺第一人”,在国际美食界,他是最有人缘的中国籍国际评委,其遍布亚洲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曹师傅”。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小编居然被他的和蔼近人满目慈祥给感动了。于是似乎有了像是一次长辈与晚辈的对话,作为晚辈必然是受益匪浅,小编也想与大家在此分享。

  • 这是一次更像下午茶小聚的采访,曹老师带我们逛了一圈这个三层的烘焙艺术馆,看起来更像是每砖每瓦都是曹老师的用心之作,墙壁上的剪报,奖章,还有那些泛黄的、带着旧时光味道的老照片……就像不小心去了一趟曹老师的人生记忆,我们去了那一场场的比赛,见过了他的恩师,跟随他厨艺成长的脚步游览世界四方……沉甸甸的经历令人受益匪浅。坐下来,吃着入口即化的巧克力蛋糕,听曹老师笑一笑平静的讲那些年的事儿。

    • 曹继桐专访
    • 糖艺的传奇背后

      与曹老师对话,糖艺显然应该是开门见山的话题,因为它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当我们还以为糖艺是街头艺人吹捏的小糖人的时候,曹老师就早已走在了普及中国糖艺的路上。看着普通的砂糖,经由熬煮,提炼,切分,塑型,然后在糖艺大师的手里揉搓把玩,翻飞缠绕,一气呵成创造出美妙绝伦的造型,整个过程超乎想象的精彩与迅速。不得不感叹糖艺的奇妙超越了科学与魔术的惊奇。陈列在眼前那些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作品不得不让人尊敬眼前这位如家里长辈一般亲近的曹老师。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说到糖艺的最初,曹老师笑了。“糖艺是西餐的小分支,上世纪六十年代便可在欧洲书籍中翻阅到,当时使用砂糖制作,水平不是很高,常见的是模具作品。八十年代曹继桐在北京长城饭店从师香港饼痴黄锦兴大师,他是我的恩师,整天缠着他不下班,当时什么都不懂,烫的满手都是泡。”如今恩师虽年岁已高,不过一定也知自己的弟子至今时刻挂念着他吧。后来曹老师去了国际大饭店,又到了意大利,从这时起才开始真正接触到糖艺,做的多了就开始研究,从每一种糖到每一种工艺,翻阅书籍研究最适宜的温度、时间条件、火力的控制,甚至选择锅子的直径,包括最后研制了做糖艺的灯器设备……这就不难解释这些惊艳的糖艺作品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做这一切的同时,曹继桐老师一直懂得“分享”。逮着身边的人,不管是同事还是实习生,都要把糖艺教给他们,这种劲头一直到现如今。

    • 曹继桐专访
  • 他一点都不像我印象里六十年代的人,坐在你的面前他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从专业的数据理论讲到有趣又动人的花絮故事。思维清晰内心强悍有力。也许是因为人生沉淀了太多结实而有重量的东西,他一定阅过无数历史,踏遍世界各处,见识了太多人情冷暖,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分享。也许这也源于他这和蔼可亲背后的人格魅力。

  •   懂感恩:曹老师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在这个快节奏快情感的时代,感恩显得尤为动人。
    说起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人的时候,他并没有说什么行业的领军人也没有提声名显赫的大掌柜,相反,他说起学生时代的班主任。有时候人与人的距离就是这样,瞬间因为这种接地气儿的情感,而变得很近,更容易读懂一个人的内心。“初入职高,好似从天上掉下来,突然就变得懂事儿了,开始知道要学习的重要性。”班主任放羊式的管理让他这个团支书积累了太多的人生历练。曹老师至今讲起来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得意和骄傲:“那时候霸气着呢,权利至高无上啊,至今那时的老同学见了都还喊我书记呢……”他认为这都是当年班主任的功劳,感恩至今。

      勤奋:曹老师的勤奋有目共睹,如今不仅管理着公司和烘焙艺术馆的大小事,还要组织各种国际性比赛,带队,做评委……时间排的满当当。
    问到曹老师平时还喜欢做点儿什么,老师很可爱又开始讲起了他这些心爱的看家本领:“喜欢做研究,研究的东西特别广泛,巧克力啊面粉啊面包的教材理论都写,写得多就写通了。研究最多的还是面包啊糕点啊。拿糖来说,它的各种现象也是很有意思的,一般到了180度就熔化了,200度就变黑了。很有意思的是我研究出一种糖到了320度才会糊,不会沸腾……”讲起这些的时候曹老师可谓是滔滔不绝,慈祥中泛着一点点的骄傲,小编心想:呀,原来又是一个科学怪人呢。就像曹老师在给我们科普各种糖类知识的时候说“转化糖啊,就是砂糖的孙子,糖醇呢,则是外孙子,是经过化学催化的……”曹老师还时不时提醒看问题一定要站到高处看,这样才能看的更清晰。果然句句是人生哲理啊!

      宽容,一定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词汇。
    曹老师的故事里不难听到如今现实里确实是众生百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活着,不少人慕名前来是为学成一项技术无论养家糊口也好赚钱也罢,曹老师都不介意,甚至也有人还未学到三脚猫工夫就匆匆出书啊急出名啊,曹老师也都不介意。他笑一笑说,挺好,不管是什么方式,起码把他传授的技术传播出去了发扬出去了,我不会怪他们。

      关于善心的温情小故事,小编至今还念念不忘……
    闲聊之余讲起一个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徒弟,未见面前的沟通从来都是短信而非电话,直到见面才知是聋哑人。就连给他上课都要把要点给他写到本子上,曹老师夸这个徒弟勤奋知努力,也内心为之怜悯。“当时我就说到他走的时候把学费退给他,现在先不退,交了钱他就知道努力。”简短又平常的一句话此时听起来总是感动人心。这个徒弟学有所成那一日,曹老师为他办了一个离别party,并把学费退回,徒弟当时就落泪了……

    其实,讲太多的趣事啊花絮啊,用曹老师的话说,他就是想把这些技术发扬出去,让更多的人懂,让更多人会做。“像这间烘焙艺术馆,我留着它有什么用呢,它是大家的,早晚我要将他交给社会。现在要做的就是一点点增加它的历练、故事、沉淀。让它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有各个国家的精华,有时代性的东西。将来像博物馆一样供后人参观,主要是了解啊学到一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 曹老师很健谈,时间过得也飞快。冰咖啡和美味甜点的下午,受益良多。曹老师的人生厚度不是几笔文字便可描述得出。不妨一起跟曹老师学几招过人本领呢:)

  •   关于曹继桐老师

    曹继桐,男,1963年出生于北京,高级西点技师,中国焙烤名师,国家级考评员,国际烹饪大师、国际评委。现任吉诺高食品技术推广中心总经理,阳光海伦烘焙中心校长,中国焙烤知名专家,扬州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他1983年毕业于西餐专业学校,在北京长城饭店学徒5年,之后调往国际饭店、中国大饭店、凯宾斯基饭店,担任五星级酒店厨师长15年,期间,曾赴意大利、荷兰等专业学院进修学习。从业历程30多年,与外籍共同工作多年,英语流利,曾多次带队到欧洲参加比赛、进修和考察市场,阅历丰富。1997年,他创办了吉诺高面包房,特别为高级酒店、使馆、国际学校提供食品,并且成功打造出“阳光海伦”蛋糕连锁店,在北京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烹饪大赛上,他多次摘取桂冠,在百忙中还撰写了《面包精选145》、《糖艺》等书,参编《西式面点工艺》一书,被选入《当代中国能工巧匠》和《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曾相继报道。尤其在糖艺专业上,他研究多年,配方准确、技艺精湛,同时还开设了首家糖艺培训学校,并且开发出实用的糖艺工具,据统计已经培训出近200多个弟子,遍布全国各地,他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席“糖艺大师”和“中国糖艺第一人”。


      关于曹继桐烘焙艺术馆

    曹继桐烘焙艺术馆,是国际烘焙大师曹继桐先生创建的世界级烘焙技能培训基地,于2013年8月18日正式开馆。这个艺术馆是曹继桐烘焙人生的总结,是他30年来的沉淀和积累,是当今烘焙行业的一个缩影,这里为烘焙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艺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顺白路壹号地艺术区,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在艺术馆可以亲历大师们的技艺和风采,可以品尝到烘焙大师们的经典美食。艺术馆同时为烘焙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动手操作的DIY平台,可以直接和世界烘焙大师进行互动。目前,这里已经打造成世界级烘焙技能培训基地,有2个国际级比赛项目的培训在馆内进行。

    艺术馆共分三层,设计合理精巧、设施齐全精良,有实操教室、乳制品展示区、面包荟萃区、巧克力文化区、糖艺艺术区、翻糖艺术区、咖啡蛋糕体验区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艺术馆配有专业技术大师多名,提供烘焙培训、产品开发以及技术支持等配套解决方案。

  • 责任编辑:琳桑  推广编辑:晨曦、Funly
美天美食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