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菜谱

菜谱首页 分类 菜单 排行 食材 食疗食补

乾隆口中的人间至味

小美,创建于2015-8-27
乾隆在位时,国泰民安,他多次巡游,走的多了,吃的也少不了。“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江南的美食和美女、美景一样让他魂牵梦萦的,而且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美食传说佳话。下面就让小美陪同朋友一起盘点一番,阅后可能发现有真的被乾隆享用过的,也有可能被后代牵强附会的或商家为了“搭顺风车”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美食着实是健康养生之物也。
  • 中点传奇—猫耳朵

    良生有意

    原料:高筋粉、水、干贝、鸡脯肉、水发香菇、金华火腿、甜豆、虾仁、盐、味精、清汤。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 另一则是说小姑娘长大嫁人后,为了维持生计,摆摊卖面度日。一日想起昔日奇遇,立即挂上了“御驾亲尝猫耳朵”的幌子,吸引顾客慕名而来,成为杭州名食,一直风行至今。

  • 【粤菜】:虾仁肠粉

    kiss战女

    原料:大米、清水、虾仁。

    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

  • 荷叶叫花鸡

    杜鹃花美食

    原料:三黄鸡、香菇、香葱、老姜、粗盐、花椒、大料、花雕酒、生抽。

    京菜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又名“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   “叫化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用偷或讨来的鸡,外面裹上泥巴,烧纸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头菜。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有一天,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因饥困交加,当时觉得这鸡简直是人间美味,急问其名,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化鸡”,便胡吹这叫“富贵鸡”,乾隆就说这“富贵鸡”好吃。   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这道名菜。

  • 鱼头豆腐汤

    北鼻girl

    原料:鱼头、豆腐、葱、姜、料酒、盐。

    苏菜中有一道名菜叫做“鱼头豆腐”,它的来历据传也是来自于乾隆下江南的趣话: 乾隆到杭州巡游,微服出访到吴山,半山腰逢大雨,淋成落汤鸡。他饥饿交加,便走进一独居人家找一些食品充饥。屋主王润兴(人称王小二)是一个经营小吃的小贩,见来人如此模样,顿生同情心,可是家穷四壁,便把没卖出去的一个鱼头和一块豆腐加一些味料放进一个破砂锅中炖好给乾隆吃。这时的乾隆便觉得这菜比宫殿中的山珍海味还好吃。乾隆回到京城,曾多次让御膳房做这道菜,但不管御厨怎么下工夫,就是做不出王小二做的味道。 乾隆再次到吴山,他没忘记这位王姓小贩,又去这间破屋子,对王说:你手艺这么好怎不开一个饭铺,王说:我自个都吃不饱那有钱开店。乾隆就赏赐他五百两银子,还提笔写下“皇饭儿”三个大字,落笔竟是“乾卤”二字。王润兴这才知道他遇上了当今皇帝,惊得长跪不起。 于是,王小二便开起饭馆来,并把“皇饭儿”之匾高悬店内,这就是杭州城的“王润兴饭馆”,。这事儿—传开,人们争相来饭馆就餐。王小二又在鱼头豆腐这个起家菜上狠下功夫,不久便誉满杭城,生意越来越兴隆。其它莱馆一见,也争相学习烹制鱼头豆腐。于是,此莱越做越精,最后成了—道抗州名菜。

  • 松鼠鱼

    温暖sunny

    原料:黄花鱼、豌豆、料酒、盐、胡椒粉、蕃茄酱、糖、醋、淀粉。

    鲤鱼可做之菜可谓不少,由古代流传至今的可要算是“松鼠桂鱼”了。这道菜不仅有色有香,而且有味有形,吃起来的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声。当一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桂鱼(鲤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这“松鼠”便会吱吱地“叫”起来。它原本是姑苏菜肴中的代表作,在海内外久享盛誉。 乾隆是中国古代惯于微服私访的皇帝。这一天,他又南下扬州。广游名胜之后,自然是要填肚子要紧饱。他微服走进了松鹤楼,见神台上放有鲜活的元宝鱼(鲤鱼)很好奇,执意让随同拿下做好供他食用。但在那时,神台上的鱼是用来敬神的,这种鱼是绝不可食用的。但因乾隆是皇帝,堂馆无可奈何,于是便与厨师商议如何处理此事。 厨师发现鲤鱼的头很像松鼠的头,而且又想到本店招牌的第一个字就是个“松”字,顿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决定将鱼做成松鼠的形状,以回避宰杀神鱼之罪。菜做好后,端给乾隆皇帝。乾隆细细品尝,感到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他赞不绝口,便重赏了厨师。自此以后,苏州官府传出乾隆来松鹤楼吃鱼的事,这道松鼠鱼就闻名于世了。乾隆每逢节日和寿辰之日,他都要吃松鼠鱼。后来便发展成了“松鼠桂鱼”。

  • 开胃“红酒”萝卜汤

    宝妈小厨.

    原料:心里美萝卜中等大小、水、花椒、植物油、盐、米醋。

    所谓天下第一菜,实际上就是萝卜汤。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偶到一处青砖瓦房,只见门上横匾写着“天下第一家”。乾隆心想,好大的口气,想问个究竟。刚进第一道门,见到一位150岁的老人;进到第二道门,见到一位120岁的老人;进到第三道门,见到一位90岁的老人;进到第四道门,见到一位75岁的老人。奇怪的是,这些人都不是当家人,当家人是一位10岁的少年。乾隆问:何为天下第一家?小孩回答:我家五代同堂,代代高寿,可谓天下第一。乾隆点头称是。乾隆回宫后,心血来潮,写了一道圣旨,还赐与一个小萝卜,叫天下第一家全家,人人吃到,人人吃饱。这一难题,吓得全家人张口结舌,只见小当家的跑过来说:这好办,来人把萝卜放到大缸里,捣烂,用温水搅拌,大家喝。黄衣使者回京交旨,乾隆十分佩服:“天下第一家”做天下第一菜,不愧是个好当家的。从此,红萝卜汤才上了酒宴。

  • 菠菜豆腐汤

    叶子的小厨

    原料:豆腐、菠菜、盐、香油、生抽、小葱。

    据说乾隆四次下江南时,有一天,在乡村中走失迷路了。时值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时候,看见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红绿黄白的波菜豆腐煞是好看。于是,叫人去要了一盘,乾隆立刻吃个精光。他连说,天下的菜肴,这是最上等的了。于是叫人问,是什么菜?老太婆笑着说:这是“金嵌玉印红嘴绿英哥”。于是,一道农家菜进了御膳房。

  • 莼菜鸡丝汤

    夜魇

    原料:莼菜、鸡胸肉、葱、姜、料酒、淀粉、白胡椒粉、盐、鸡精、小葱。

    “西湖莼菜汤”,原名“鸡火莼菜汤”,莼菜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滑嫩清香,汤纯味美,是杭州传统名菜。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菜调羹进餐。

  • 乾隆白菜

    虫虫家的厨房

    原料:大白菜、黑芝麻、芝麻酱、盐、糖、白醋、香油。

    京老字号“都一处”烧麦馆头家老店在前门外大街鲜鱼口南路东,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起初就是一个席棚小酒店,烧卖是同治年间才添的。   说道“都一处”的字号,传说是乾隆所赐。现在“都一处”的牌匾上的三个字是郭沫若先生上世纪60年代的手书。“都一处”的一道招牌凉菜——乾隆白菜。这个凉拌菜未必适合乾隆,反倒更适合老百姓自家做着吃。所谓“乾隆白菜”不过就是借皇家之名行生意之道罢了,不过就是白菜叶拌麻酱。